020-88888888

网站建设 APP开发 小程序

KNOWLEDGE/新闻

分享你我感悟

您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软件开发

“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文章之3|“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

发表时间:2024-04-15 12:04:50

文章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内涵、逻辑、要求等进行了系统阐述,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对我们深刻把握新的机遇挑战,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贯穿《纲要》始终的核心要义,必须从全局角度整体把握、系统贯彻和一体落实。

  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这是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五年规划(计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未来30年将是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纵深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四五”时期是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将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个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这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也是《纲要》确定目标任务、制定政策举措、部署重大任务、谋划重大工程的根本依据。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接续奋斗,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纲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是我们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结晶,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理论指导,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在指导实践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现出强大生命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将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行动指南。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必须摆在新发展阶段更加重要的位置。《纲要》围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要求,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任务举措、重大工程项目。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弱项,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当前,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庞大国内市场的潜在优势尚未完全释放,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制造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纲要》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叠加,一些重点领域风险依然较高。《纲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主要指标中设置安全保障类指标,引导各方面更多关注发展的安全性;设立专篇对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作出具体安排,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并重点突出保障粮食、能源资源和金融安全;在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发展、生态保护、对外开放等各领域中,都强调堵漏洞、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充分体现了统筹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要求。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党中央把握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基于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比较优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必须坚持”。

  (一)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在我国发展现阶段,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只有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消除供给侧瓶颈制约,才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十四五”时期,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化发展、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服务业产业新体系等措施,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二)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十四五”时期,内需主导型增长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使生产、分配、流通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

  (三)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

  构建新发展格局本质上是改革问题,同全面深化改革紧密关联。“十四五”时期,要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畅通经济循环、扩大内需、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深化改革,在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劳动力等领域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扫除制约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把深化改革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提升改革综合效能。

  (四)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十四五”时期,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

  (五)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顺应世界大国经济发展规律、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国内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主动选择。国内循环越顺畅就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国际循环流转顺畅也有利于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和韧性。“十四五”时期,要坚持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相关天狮登录查看更多

平台注册入口